颜匠工场的创造自白,行家与大家的美业革新之路
2018-11-24 09:40:11
  • 0
  • 0
  • 0

当更多猛兽在这片丛林角逐时,单纯链接线上、线下服务构建的O2O“政权”并不稳固。那些依附在繁荣之上的服务参与者,可能被抛以更高的补贴诱饵就会“叛变”。

从搭建“颜匠工场”那一刻起,创始人鲁岚做的事是让手艺人从多数O2O平台的附庸,在其平台上转型为角色更为主动的创客。而“颜匠工场”不过是这些创客开辟美业江湖的辅佐者。与其他O2O平台不同的是,“颜匠工场”更接近于创客孵化器的角色,这种角色正向美业平台输出变革性的力量。

这种力量对资本而言有着巨大的虹吸效应,刚刚完成了pre-A1500万融资的“颜匠工场”又在准备启动A轮融资。更多人看好这匹腾空出世的“黑马”,11月23日,“创业黑马”将颜匠工场评选为2018年黑马top100品牌。

“这次被评选为2018黑马top100品牌我们即喜悦又倍增压力,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颜匠工场创始人鲁岚说,资本也会看到中国数十万家美业门店与数百万手艺人对提档升级的迫切需求。“因此,颜匠工场将通过重新定义美业手艺人的角色进行服务上的全新变革。”

淘汰率近80%,为何依然吸引创客?

鲁岚刻意将“颜匠工场”的姿态放得很低,将自身定位为“美妆行业搬运工”。对于美业创客而言,她希望“颜匠工场”的存在更为隐形;但另一方面,“颜匠工场”又针对这些创客又建立了近乎严苛的标准体系。

用户通过“颜匠工场”订购的美甲服务,可享受到18步的流程服务,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规范标准。如果用户发现享受的服务脱节了一环,就可根据门店内张贴的通告要求退款。“我们对标的是日本美容服务体系。”这样的苛刻让鲁岚最初不得不面对,85%创业匠师在未培训结业就选择了离开,因为他们不能理解为何要设置如此繁琐的服务流程与礼仪。

然而,熬过这种不被认同的阶段,进入的便是她所期望的匠心世界。鲁岚喜欢“匠”这个字,她将它体现在品牌上,也习惯称那些在平台上创业的手艺人为“匠师”。孵化具有创客精神的匠师,比培养创客或匠师难度系数高得多。

“颜匠工场”的孵化体系内,创客在前两个月就得通过两道缜密的筛选关卡。第一道在进入后的第7天,初选者在经过7天封闭式培训后将面临一场终极考核。他的考官是真人客户。在这道关卡中,能被留下来的创客只有30%左右。

横亘在这30%比例创客面前的,还有第二道关卡。如果这部分创客在合作前2个月达不到90分以上者,也会遭遇淘汰制。在这道关卡中,淘汰率为10%左右。鲁岚要从源头上来塑造她理想中的“匠”字境界,确保为用户提供规范统一的服务。

一边是80%的报名者在前面两个阶段就惨遭淘汰,一边是越来越多的美业创客正前赴后继地加入这个平台。这种争先恐后的场景背后,是“颜匠工场”的魅力所在。最直接的魅力来源于收入数字,据鲁岚透露,目前入驻平台的创客平均能实现约3万元的月收入,约40万元的业绩流水。

更为深层次的魅力是,这些创客在平台上创建了自己的独立IP与独立的个人品牌。比起过去临街门店里的形象,他的价值与形象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带来的是更有黏性的客户群与更持久的服务。在颜匠工场,会员的复购率达到了75%以上。

每位创客45%的业绩分成源源不断地流入颜匠工场的主营收入,构成了平台的经济基础。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些收入将为颜匠工场的未来发展解决一部分资金来源问题。

孵化匠心精神

这样的良性循环在3年前还无迹可寻。当时的数十万家美容店日复一日地踌躇在生存线上,他们守着传统的充值模式生存与发展。只要出现60%的客户不再为续卡埋单,就会遭遇资金周转难题甚至关门。“60%的美甲店,美容店存活期不到12个月。”鲁岚当年在全国范围内调研了近300家美业门店,得出了这个惊人的数字。

“只会美甲,美容手艺不等于可以经营一家美业门店。”鲁岚在调研中发现,全国几十万家美业门店中大部分都是由3-5人经营的小店,这些店主95%都是从美甲、美容领域毕业的学员。抛开专业技能,她们对客户的体验服务、留存客户、项目梳理、运营设计、店员培训、店面设计、货源渠道等都缺乏认知。

所有这些认知的缺失,在鲁岚看来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局面——没有“匠心精神”。这些门店店主也意识到了自身的困境,她们也在期待“救世主”的出现。

在逾1年的调研论证基础上,鲁岚开始了颜匠工场的蓝图设计。她起了一个能够赋予平台全部意义的名字:颜,即颜值;匠,乃匠心;工场,则为创客链接服务。

这个平台不仅给创客提供一个创业场景,还以更为礼仪、产品设计、操作流程、线上预约系统、客户关系、自我包装等环节对他们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培育平台上创客的匠心意识。

除此之外,颜匠工场还将道具、商品采购实现了统一化,这种批量采购下极大降低了原先门店单打独斗时的采购成本。

在这一整套体系下,创客通过用户的线上评分获得收入,来自用户的最高评分可使创客获得本次消费的75%分成。“这些店家自己开店也没有75%的收益呀,还不用承担房租、装修与引流等头痛问题。”鲁岚说,创客们所要思考的是如何服务得更好,手艺锤炼得更扎实。

“美业很难智能化,还是脱离不了手艺人与匠心精神。”在鲁岚眼里,无论现在的美容仪器多么简便与高大上,这个行业仍需要手艺人与客户的面对面交流。

寻找更多美业需求点

为了让用户体验更加完美,颜匠工场在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氛围上也下足了功夫。

与创办颜匠工场前想象的不同,鲁岚发现平台的主力消费用户更趋于年轻化了,年龄群转移至了90后、95后甚至于00后了。对标70后、80后,这部分在移动互联网氛围下成长起来的用户,审美观与被宠爱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为了迎合这种变化,自2016年颜匠工场的首家门店发展为如今的13家直营店,门店形象在短短两年之内升级了5次,线上系统则更新了3次。颜匠工场还针对更为年轻化的消费心理,将品牌定位为新女性精神——颜粉。这些颜粉独立自主、不愿意被办卡所绑定,他们在传统的美甲、美容概念里加入了“玩”的性质。

在深入研究了颜粉对店面形象的感知、体验感知、自主感知等,颜匠工场将门店场景设计得更为清晰、日式,而且规定全程无推销。与此同时,颜匠工场将更多美学手艺人整合到了平台上,比如插画、烘焙、茶道等。这些手艺人的加入,不仅扩大了平台的服务范围,更是丰富了用户享受美业服务的场景。“在这种场景下,与其说闺蜜相约去美容,不如说闺蜜聚会顺便做个美容。”这也正是鲁岚期望实现的场景。

在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有一家店的侧墙中央画着披着一头银灰卷发的少女,她的左边站着一头灵动且优雅的鹿,鹿角上长出了淡粉、淡紫的花,一直延展到了少女的头顶。整个画面“很森”、“很仙”,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

这家店就是颜匠工场的线下门店之一。入店后,消费者可实现自助化妆,并可随时咨询化妆师,无论是美妆、美容,还是美甲,颜匠工场都会为消费者提供轻松的一站式便捷美妆服务。如需要购买产品,颜匠工场均以成本价销售。

颜匠工场的创业场景依旧在不断深耕,鲁岚计划开设单店3000平方米以上的美业创客空间,通过业态项目,线上智能系统进一步优化客户的时间成本和需求要点,运用大数据整合新女性需求对接,将小型美业门店融合进颜匠工场平台。

“大数据的运用是颜匠工场战略的核心部分之一。”鲁岚解释,颜匠工场通过系统可存储客户的消费周期、颜色、饰品搭配,并整合女性的服饰品牌及生活用品需求分析,以此研判未来对美的其它需求点。“现在已有多家国内知名整形医院想和我们合作,相信不久的未来,颜匠工场的大数据运用将对客户有着更好的体验感。”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